×

                                  
 〔所謂後疫情,指的正是面對疫情,防衛心態的轉變。疫情初起階段,視病毒為外來侵入者,絕惡的敵人,防疫視同作戰。在每日僅數人十數人數十人確診時期,全民無不戰戰兢兢,處處佈下嚴密防護。在個人健康保健層面,害怕被人感染,在公共衛生倫理層面,也不願自己感染了別人。社會無法接受口罩沒載好,生活週邊有人確診卻還冒著使社會蒙險外出行走的人。沒有防疫觀念,就是沒有對敵人作戰的觀念。全民中止日常生活——這樣說誇張了,只能說日常生活進入非常時期——務求徹底驅逐消滅,防堵滲透。現在疫情還沒結束,每日確診人數持續達數萬人,死亡數十百人,但多數民眾已放棄原初積極態度,戒慎恐懼的心情鬆懈下來,不是那麼真心看重這一回事了。再也不會有人斥責全家開開心心去大賣場採購,去百貨公司美食街,沿動線推擠打閙,不時把商品拿起來捏揉聞嗅挑選一番的人是散播毒素的害群之馬。雖然疫情指揮中心持續運作,但由全民心態與行為上的轉變,實際上已提早宣佈進入後疫情時代。〕

 
 
 疫情日常化以後,家人說她悶壞了,想出門旅遊透氣。可是工作、學業諸種問題纏身〔a.一早被長官點名召喚,交付了應該由別人負責的工作。可都儘是些花時間、耗勞力、低層次的打雜庶務呀。也不過就是這樣嘟噥了兩句,立時招來了一頓好刮。長官套用新聞梗,得意洋洋。北一女又怎樣,唸台大又怎樣,我重考兩次才勉強有間私校可唸。以前你們多瞧不起我,現在還不全都乖乖趴著給我當手下?你說,一個女人活得如此憋屈,動輒遭人折損羞辱,情何以堪。b.在職進修博班,論文繳出前夕,所長跳過指導教授,直接指示還須再補兩個實驗。如此意味著今年又不能如期畢業了,明年到時候再看看吧。每每家人向我訴苦他所遭遇的委曲,我都不知該說什麼話好。心裡默默慚愧,都怪我半生晃蕩無業,如果我有能力,就甭受這類辛苦了。家人大約也曉得我橫豎不會說半句體已安慰人的話,真正感興趣的只是在心裡分析盤算上述抱怨話語的心理與社會邏輯。罷了,只得自我解嘲,明天開始努力買彩卷吧,若是中個幾億,隔天就去辭職,連學位也不要唸了。〕而且家中2+1位老人,幾年來斷續進出醫院,漸次生活全都無法自理。雖然現在每人各聘請一名外籍家事工照料看護〔疫情初起時經過菜市場阿美的攤子,他幾次趨前找我一吐為中風的父親聘請看護的諸種煩惱。光你們家就請了3位啊!真是的。她念叨父親不肯接受外籍移工,堅持聘請台傭,每月花費七、八萬元不止。在我印象裡還是穿白衣黑裙女高中生制服,然而實際上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觀察,早已經是歐巴桑的阿美滿懷無奈,把口罩拉回正確位置,深重地向我搖了搖頭。好幾次我故意同家人談起回家探望母親,順路在鄰居多年,以前從未交談說過話的阿美攤子張望到什麼動靜——7月1日暑假開始賣古早冰了,仙草、愛玉、布丁和鹹花生——其實腦海裡浮現的總是同一幅像是一再回放的八厘米小電影。畫面從我以前房間的窗戶望出去,隔著一條小巷,對面公寓樓一個頭髪打薄裙子削短的女學生,天雨後乍晴,隻身登上比我家矮一層的頂樓天台,背著手,卷著課本,踩在一片長滿青苔的空心磚上背生字。多麼具有情色感的畫面啊!我不是指從我房間窺見的原始的view,而是此後有機會就在腦中回放的八厘米小電影。青苔,濕氣,一整片波浪形的鐵皮屋頂,長在朽壞的木頭旁邊一叢雜草殘留欲滴的雨珠,這些都沒有親在現場所能感到縕絪氛圍的物質感,只是當時映入眼簾,把畫面轉譯成文字,存檔於記憶的資料庫,附列在索引目錄旁邊的一條註記=事先寫在劇本上的描述語而己。每每我停下腳步客氣附和阿美的話題,爸爸媽媽有餘錢剩下,加之有外籍勞工進口可以請,以後我們這一代老了怎麼辦?請不起了。是啊,上一代最幸福了,既沒有戰爭、捱餓的經驗,又有足夠退休金可以樂齡生活,真是好時代,云云。16年我媽從醫院出院,臨時睡在病床旁邊照料她的台籍看護,瞞著公司跟著一道返家,陪伴父親去世後一人獨居以致於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母親,直到她為此用罄了從父親在世以前就藏在床板下面自己辛苦存下的一筆現金。偏偏她此時距離滿足合法聘僱外勞從事家務看護工作最低門檻的巴氏量表尚還有一段差距,一點辦法都沒有,只好透過某婦女基金會中介,陸續把媽媽托付給幾位僅負責白日上門陪伴的大姐。疫情持續,外勞無法入境,後來阿美家中情況如何,我也不好意思多嘴,冒然開口訊問。〕眼下尚稱安定,但總不能完全放心,未便率爾奔出國門。為了一旦有突發事故可以即刻趕回,家人安排今日下午請假2小時,3點半返家偕我一同駕車出發往北,4點到埠,投宿北市大倉久和飯店。 隔天早上10點check out,中午以前返家,勉強算是一趟不足20小時的舒心假期。在此之前,有數件要事想先行岔出,提前交待。

 第一件。所謂疫情的日常化,就是與日常結伴共生,感染者進入醫療程序,除此以外,所有人照舊過平常日子。這個概念不免讓我想到,發生在2020年初,肇因紛紜,其結束也紛紜,作為一次經歷危機的經驗,堪比坐在黯黑戲院看極度驚悚片的政權確保事件。緊接著疫情風蠭起,有心落實「沒有疫病,只有面對疫病的態度」這一傅柯派格言,打算恪守字面意思過日子,出門時自我無意識忘記戴口罩,因而遭受大社會法律糾察取締——其中也有因吃食談話呼吸悶熱把口罩拉下透一口氣者,抱持種種理由堅不認為作為一名個體,自己有必要參與到全民防疫體系的人,反口罩黨人,或是像我這樣以「凡事站到人家的對面去」為座右銘,自然不可能想去當疫情的反對黨——不然就辜且往自己臉上貼一張疫情的無政府主義的小貼紙當標籤吧——只是饒有興趣把疫情期間強制戴口罩和專為施打疫苗進行宣傳的一部份真理,視為穿上野戰服偽裝的政治學士兵,隔著思想的藍海,用一根在我之嘮叨敘事中出場雖僅數回,但從頭到尾始終別具意義的單筒望眼鏡,觀察那些即便是從骨子裡最反對你,完全不承認你的人,也不得不收拾從內心感到的屈辱,退藏於密,在被遮掩起來最隱微難察的層面上,卑恭曲膝地,如果不是投降,至少也是解除了任性對抗的武裝,聽你號令,戴起了口罩,完成了管理權第一次真正的達陣。從班乃迪克意義下共享相同資訊媒介的「想像的共同體」,經國語、中文與華語不同名義之下的制度、民俗實踐,文學紀念種種「製造國民」的機制,再到如今以公衛名義下達,及於個人之身的政策、禁制令,完成了「強制的共同體」,真是難以言喻的感傷啊!

 小學時候的班規,不該說話時多嘴饒舌的人,就處罰他戴上口罩。在一種絕對不止於象徵的意義上,權力的小蟲子鑽進家宅,爬滿了全身。他們心中隱密起來的自我哀矜感,口罩=恥辱的記號。把口罩作為處罰的道具,這是一個不容你再說三道四,發表反動言論,濫放撩撥話語,也就=個別反對者害怕自己染疫,因而遭上述政治學士兵繳械,兩手高舉過頭,表態順從的象徵。若套用我從日本翻譯小說看來其實也不甚清楚其複雜涵義的辭彙,可以說是「轉向」〔意指柔性的,勸誘的,自主選擇而非被強制的改換立場。在此可以說是自利,也就是讓你基於自我厲害的考量,說巧不巧,行事動作剛好配合了人家對你的管理,與寄名於公共衛生的官定規範相符。此等埋藏在醫療主義之科學合理性中的政治氣味,說白了,也即自利驅動了被治理的合理性,時間一久,就忘了當初不願被治理的初心。所以前面講到「他們」隱密的悲哀,就是基於自利,黯然銷魂,伸手抓了件配給發下來的科學醫療與政治管理好兄弟相互聯名擔保的罩衫,披在身上(縫在嘴上)防疫。〕或是「空翻」〔跳起來,好像要施展出什麼反應對策,結果只是虛張聲勢那樣立定,彎腰,縮頭,身體卷曲,朝後空轉一圈,落下來兩腳站在原地,維持著相同姿勢,一步也沒有前進,然而實際上已經落到時間後面去了。〕在進一步剖析以前,不妨暫時套用這等辭彙來做一種含混的,象徵性的指稱。若要求我舉証以上所謂具象徵性之含混物的存在,只消調出时間緊迫,來不及精細剪接的午間新聞畫面,從醫師出身,數十年習慣每日從早到晚戴口罩,絕不可能對之有任何一絲違合感的首都在野市長,最初幾天現身攝影鏡頭之前,以沒有戴上口罩的素顏示人,其後或許經幕僚勸告,形勢比人強,乃重新戴上口罩,然而從露出部份不經意展示的忸怩表情,可以察知他心裡的浪濤洶湧翻騰,源源滋生再怎樣也按捺不住的排斥感。這裡不是說任何人對口罩的排斥具有言之成理的正當性,而是說它具有象徵的力量=一面旗幟,透過空中向你發送訊息。用麥克魯漢成為常識同時也就過時的名言來說,口罩就是媒體。
 

 
 
 
 


上一篇 下一篇

  • 飛羽nancy:2022-12-28 14:26
    讀到末段義大利麵文字
    按下一行成了送出
    能做出一道早午餐
    也算是功力了...
  • 飛羽nancy:2022-12-28 14:24
    札記集成冊
    成本每日閱讀
    如果捻來亦成生活樂趣呢
    -
    那位筆記老師甄試板板眼眼工整有序啊
    如果我講課
    必然文和詞搭不起來
    不喜歡照本宣科~

    挑出最佳筆記影印
    真是聰明的做法
    當初要是有單本出售
    你就不會有皮薄之說了
    那位老講師果真聰明
    甚麼都不說清楚
    重點又在言語之間
    難怪同學們振筆疾書

    現在終於知道
    筆記的重要了
    可以換得一學期的好分數呢
  • 飛羽nancy:2022-12-28 14:09
    上篇的第六段
    蝦子的藥水泡得比蝦子還毒了
    也難怪引起過敏拉~

    直接把擬辛苦的面餅丟了著實可惜
    下次建議~灑灑胡椒鹽
    又是道美食

    刻意疏遠嗎
    這點打給你看就好~
    藏在一堆文字裡面好埋首...
    同事年底就排擠新來的搶考績
    還被主管欺壓說年年打...
    內心滄桑
    窺曾經同事過回鍋呢...
  • 電子浮生:2022-12-28 01:55  To 飛羽nancy:

     
    >>> 札記的天分
     
     想都沒想過這也能成立一門才藝,或天才的名目表列包含此項目。你這提法倒是新鮮有趣。好像說一個班級裡有誰是抄筆記的專家、天才,考試溫書全都靠他了。

     以前遇過一個老師,以一本專書為主,其他幾本書輔助參考,為自己敎授的每門課,整理出一冊筆記。整個上課過程就是走進教室,將一式黑牛皮的活頁筆記本攤開,單手捧讀,用適度的聲音唸出來,保持節奏同步,將自己的筆記一字不漏轉抄在黑板上。他以半個黑板為單位,左半抄完接右半,右半抄完就擦掉左半續寫。工事嚴謹,連逗號,句號,之、的等等虛字也絕不馬虎,來到教室上課的同學就在底下將整個兒黑板抄下來。
     
     筆記老師上課唸唸抄抄,不會為了緩和氣氛隨口和學生聊天,課堂上也不提供多餘資訊。凡嘴上所念一定同步出現在黑板上。不須要額外講解,該有的必要講解,早在整理筆記之初就全都化進所唸之中了。

     我以為筆記老師是世界第一的抄筆記專家,可惜理論上無能讓你暸解他的筆記整理得有多好。就算是出席上課的學生,認真從黑板轉抄筆記不過是為了考試過關,大部分並沒有像開運鑑定團坐在鑑定師席位那些人士調動專精眼力識別眼前寶物的能力,可惜啊。不然容我辜且開玩笑,說他參加過抄筆記的奧運、溫布頓,或是世界杯好了。

     就我的觀察,學生抄寫的速度不及他。尤其在毅力方面,寫字手酸會帶動心理疲倦,常常省略一字兩字,跳過自己覺得不重要的句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將一連串詞組自行壓縮以後,變更它們在系統裡的位置,以便節省時間,加快抄寫速度,跟上老師的腳步。不過很快就會發現系統被自己擅自為之的改易捅破了一個洞,咑咩。世界第一的筆記老師不僅盡刪多餘資訊,去蕪存精之後也沒有容留還未專精出師的學徒任自修改的餘地。每一門課的筆記,幾年間藉上課時間唸唸抄抄,修改校對數通,交坊間出版社印刷成書籍,此後就封印起來,不再開設同一門課。

     筆記老師從不點名,課程也無關就職、賺錢等世俗大業,不過教室總還能維持六七八成滿,這是我感到訝異與敬佩的地方。別人我不曉得,我自己曾經嚐試跳過筆記老師的整理,直接去探本來應該閱讀的原典,咑咩。每次我將黑板上的句子還原到原始作者的成書裡,意義一下子變鬆散了,太淺白了,根本不及筆記老師整理以後,各句子互相支持、有機聯結,形成深度有奧義的系統。學期末了,熱心的同學一次收集數本好學生質優筆記,細心比對。同一個黑板,眾人卻抄得不盡相同。挑出一本最好的,送福利社影印裝訂,供須要者應付考試。我從頭到尾沒有去上課,所以沒有抄筆記。臉皮又薄,不好意思開口跟陌生的同學要求援手。考試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常識盡情作答。世界第一的筆記老師與人為善,從來不為難學生,給了我剛好及格的分數。

     還有另外一個經驗。說自己熱心口述的老先生不寫黑板,也沒使用教科書,進教室後自行滔滔不絕開口一直講。這個時代很少人願意聽鄉音濁重的老先生講課了,所以教室裡總是外國人比本國人多。如果論資排輩,當年我是最資淺的一年級小學弟,其他都是三四五六七八年級老學生了。用功的外國留學生所學國語是標準腔,為了克服老先生的鄉音,桌上都會擺放錄音機,以便回家多聽幾次,彌補語言障礙先天上的不足。這回我倒是想抄筆記了。

     每次上課前擺出預備姿勢,開講後振筆快速而潦寫,紙上急行軍,追趕間不容髪。顧不得一行一行寫在印刷好的格線裡,也不可能一筆一畫全都清楚能辨。我用驚人的速度運腕,時間不夠啊!不僅寫下的字跡就如山路上一條蜿蜒的蚯蚓,又且為了儘可能逐字把上課內容完整詳錄下來,還必須按老先生聲欬謦口,配合自創的草書,簡體,或速記文字,一路趕寫疾抄,同時還挪空修飾花邊,務求下課鐘響的時候,紙上的記錄就像是一篇形態完構在案頭寫就的書面文章。

     有位桌上擺錄音機的韓國女學生下課跑來跟我借筆記,回去校正自己從聲音還原文字其實頗沒把握的繕稿,老先生的鄉音太重了。我跟她說自己字跡潦草,恐怕唯我能識。隔週上課,她笑著把筆記還給我,又將今日新抄的筆記借了去。後來她回自己母國去了,幾年後再來,想要取得學位。可是人事全非,當年同在一間教室裡的學生都散了。她循線找到正在中輟的我,送我一張CD當紀念,說這幾年精神重心放在自己參加的教會合唱團,跟著一起巡迴公演。有次重聽以前老先生講課的錄音帶,始發覺書本放下好多年了。她在一張淺黃色的memo上頭寫了幾組數字,代表第幾首第幾分第幾秒,這幾個地方比較能夠聽出我的聲音。後來那張CD我一直沒拆開,始終放在架子上,想要等待一個心情有感的日子,慢慢再來聆聽,沒想到擱置了這麼久。如同之前拉雜敘述的聆樂史,類似這樣沒有拆開的CD,我家還有幾張。

     記得當時每次下課,我的精神全都散脫了,像長跑選手越過終點,兩手撐在自己膝蓋,彎腰喘息不停,回家後連一次也不曾翻開筆記複習,看看自己上課時間都記了些什麼。可還是一直堅持這種比美錄音機式的筆記馬拉松到最後一堂課。學期終了,老先生說甭寫報告了,你們隨便繳什麼上來當作業讓我打分數唄。我左看看右看看,學長姊臉上都沒什麼表情。隔週就拿這本唯我能識的筆記充當期終報告,趁著一大早沒人,從老先生房門底下塞進去。後來知道,我是那學期乖乖聽話唯一呈繳作業的學生。往事回頭看,這份筆記可算是我學生時代最珍貴的回憶了。一直和其他作業講義種種不知幹什麼用的雜碎紙張堆積擺放在書房裡面六層長書架頂上又再另行置放的兩層矮書架上頭緊臨天花板下面至難取出的位置,合該總歸有一天我會重溫,摘抄幾個句子,讓它在我嘮嘮叨叨不計瑣碎的私人史中擔綱說一回故事。
     
     
     自然我懂你的意思跟學生時代上課抄筆記無關。以有個站友說我寫的每個句子都像患了小兒麻痹症,但是場景定義很清楚。雖然他沒解釋什麼叫場景定義,但籠統含糊,隱隱約約說的依稀就是那麼回事。好幾年了,你一定看得出來,經過練習寫字,我的文體改變,小兒麻痺已經痊癒了。

     國一上學期,早晨走在通學路上,一輛載運煤氣筒的摩托車經過我身邊,後置物架上裝載飽滿的長形圓筒掉下來,剛好砸在我的腳踝上。在家休息了幾天,我打上石膏,腋窩下面撐了一根木頭拐杖到學校。復原期間,免上體育課,免升降旗,免打掃環境,著實過了一段愜意的日子。數星期之後,石膏拆了,傷勢好得差不多了,若是趕時間,走路還可以稍微蹦跳一下兩下。雖然無須利用拐杖在腋下撐持,也能行走自如,可我還是繼續帶著它上學,課間跟同學打打鬧鬧的時候可以拿來當玩具、武器,再不然就是表演直昇機旋轉電風扇的道具。有天聽到廣播,一年級全員集合,教室裡只能容留一名值日生,那自然是不幸兩腳都患小兒麻痺者的專屬福利,輪不上我。假裝靠著拐杖撐持才能前往操場的途中,我感到惶恐極了。

     兇巴巴的體育組長宣布,縣運會表演大會操。每日上午早自習+放學留校一小時,加緊鍛練。又說凡身體殘障,患氣喘,癲癇,心臟病,身體不便者出列。這樣的學生,每班都有幾個。手腳長年套著鐵架鐵鞋的同學出列了,血友病患者出列了,動不動就中暑暈倒的人也出列了。這時有人用手肘頂了我一下,我重心不穩,帶著拐杖跌出了隊伍。我的腿幹纖細瘦弱,同學都說是鷺絲腳,不仔細看,確實會以為我是小兒麻痹患者。我被同學惡整推出隊伍,當下沒經過什麼思索,順勢將已經生疏好一陣子的拐杖夾在腋下,回到受傷的狀態,一步一撐,一撐一步,自動扮演起嗷嗷待哺的弱者,只差沒有哭哭啼啼,哀哀求告。抱著有便宜可佔好處可拿的心態,隨著越來越多合格的剔除者從四面八方朝司令台後方移動,我的步伐也越來越急,手腳交換越來越快速,一付生怕沒搭上逃難最後一班列車的模樣,疾疾遠離健康的群眾隊伍,向著給予安穩庇獲的教室逃避躲藏去了。回憶的拍攝機從低空掠過我的時候,從慢動作格放的畫面上,可以清楚看到我用拐杖代替避免觸地行走的那隻受傷的腳,好幾次懶得維持懸空姿勢,直接踏在水泥地上往前蹬跳好大一步,凡在現場注目的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小兒麻痺是假的。當時我全部的表情、姿勢,其實就是取法我媽長年扮演弱者招人憐惜那一整套表演術,哎唷唷,不行了,我站不起來。每次問我媽為何一生如此軟弱?她面無表情,恍若沒有聽聞。或許扮演弱者也是──好像更適宜說成才是──正常的,就跟喜歡逞強,假會、恃強凌弱的人一樣,眾生百態,人皆平等,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家人朋友隔陣子來我家住幾天,我想白天出門吃飯既麻煩又花錢,就幫她隨便快速弄一下。每每她會向我道謝,蕃茄意大利麵好吃,你家的咖啡好喝。我自己知道只是還沒到難以下嚥根本不能吃的程度,認識這麼久了,幹嘛說客氣話呢?猜想或許是受社會薰陶養成的習慣,就保持緘默沒有應答。感謝你又花時間閱讀,打字回應。〔落敗的候選人出門謝票,擴音器一直說感恩感恩,一張票一世情,銘感五內沒齒不忘什麼什麼,獲勝者就職多半也說同樣的話,大概沒人當一回事,可是也不該排除確有認真的人。〕不過咀嚼鑽研就不必了呀!到底不忍心見人在我身上浪費太多時間,云云。
     
     
  • 飛羽nancy:2022-12-26 12:10
    人本來就容易羨慕對方沒有的事物~^^

    他的感動擁抱~依定另有意圖
    結果是募款~哀~原意也是好的...

    第三段
    你的文字~建議集結成書
    N年過後
    依訂有想閱讀的讀友
    成為共鳴的好文章!

    是是
    不可任意嫌髒
    其實要到髒的地步
    有段距離呢
    你依定注重生活品味
    我對麵包
    發酵依事一竅不通

    還有
    你一定喜歡發言
    小心家人看不慣
    水真的潑了去...

    4之後下午找時間慢慢咀嚼
    你有札記的天分喔
  • 電子浮生:2022-12-25 21:21  To 飛羽nancy:

     
     1. 您不必羡慕我呀,這樣說可是會讓我手足無措的唷。看您的檔案和貼文,您有自己的世界,一定很多人以你為模範,希望有天能跟您一樣,甚而超越您。一枝草一點露,換用這個時代的流行術語來說,就是每個人都是自己世界的國王。所以說──以下是選擇題:(A)除了您自己,沒必要羡慕別人。(B)人與人之間,不必你羡慕我,我羡慕你。(C)或者說,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互相羡慕來羡慕去。咦,覺得各個意思似若相斥,又好像暗中相通。好棘手,我選不出來。

     2. 感謝您花時間閱讀我的寫字〔a.感謝兩個字一定要用黑體加粗。b.我寫的字很少有人閱讀,如果系統肯讓人加載後台分析流量專用的外掛程式,就可以證明多數點閱停留的時間其實都不超幾秒鐘。〕不知道如何才能夠表達我內心對您的感謝之情。〔畢竟這種事不能表現得太過火。幾年前有次上台北,在某捷運站出口逗留,一個學生樣的大男孩走向我,開口問我,能不能抱他一下?同時拿出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字牌,我看了一下,上頭約略說他正進行一項溫暖人心宇宙有愛的計畫,打算收集1000個陌生人的擁抱云云。那一瞬間,我決定改變自己冷漠的個性,張開關閉許久的胸懷,緊緊抱住他,3秒,5秒,10秒,最後撐過了30秒,感動的眼淚把他的肩膀都淋濕了。然後他拿出一串香包還是中國結什麼的,換了一張字牌,希望我贊助他的行動藝術經費300元。我哭喪著臉,像幼稚園小朋友那樣朝他忸怩搖搖手,不得不承認剛才的擁抱實在太矯情了。〕想了很久,如果PTT有出一來一往網路禮儀手冊,提供適當方案,就無須我用嘴巴嘮叨手指打字,等你留言累積到100篇,直接叫foodpanda送一個蛋糕給你,省事多了。

     3. 我常說我之前患了句子障礙症,經過好一番自我練習的過程,病況總算有起色,現在終於能寫幾個字了。當然,我自己走過的療程不一定適合你〔我和家人長年皮膚過敏,看起來是相同症狀,但醫生處置大不同。沒事,你回家多喝開水自然會好。你可能肝有問題,趕快去大醫院。〕我就是一直找機會練習,不管有沒有人閱讀,〔套句錢穆、唐君毅和余英時分別都講過的俗話,要能捱得住寂寞。〕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說我〔發現有位站友隔陣子會點擊我的貼文,就用跟他說hi,拉雜感謝一番。他說因為自己腦袋故障不靈光,所以藉我的文章測試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沒有問題。我反應慢,一時沒把握能否正確了解他的意思,擱置到現在還沒反應。不然就是被人搶白一頓,每次關於自己的資訊量這麼大,會有心想知道別人的事嗎?呸。當然,最多就是敬而遠之,儘量離我遠一點,不要跟這個愛嘮叨的傢伙沾上邊。至於黑紙白字感謝我花時間寫字,供他閱讀打發十幾二十分鐘的人,倒真的也有一兩個。〕我始終一以貫之,只要逮到機會就要求自己把剛才一瞬間、或一段時間之內閃過腦袋的事情通通寫下來。

     比如昨天下午家人看youtuber教人簡單快樂做麵包,用一根湯匙攪拌,不用揉摔,免弄髒手──我立時向家人抗議,你這個「髒」字下得很不對勁呀。我是工人出身,對如此的用語很在意。試想,工人爸爸回家,小女兒嫌他身體髒,拒絕跟他親近,他心裡做何感想?這是工作的記號,絕不是髒。好啦好啦,成天說自己做工出身,聽了這麼些年,從來沒見過你做什麼工。家人趁我一時啞口無言,旋風一樣出門,去全聯買了一公斤裝日本進口特價99元的三溫糖〔我就袋口聞嗅,約莫還有一半以上二砂的味道,跟早幾年去奈良給人觀光的古民宅買回的和三盆,茶包大小也要二百円的試用品,ぜんぜんちがいます。既然風味一樣,不想吃太甜少放一點糖就好了呀,但不敢再隨便答嘴鼓,招人討厭,就自管自專注螢幕練習寫字,沒再說話。〕如法泡製,放進冰箱發酵,開心宣布,明天早上就有麵包吃了。

     然後要我打扮換衣服,晚上帶我出門,去住家附近的小館吃飯。開背仔細去腸泥卷成球狀的蝦子好大一隻〔我之棄學逃家當流浪童工,最早的一份工作就是去以今日標準來看可算是小城地標幾年前還因招收不到學徒上電視受到文化部觀光局密切關切某著名餐廳的廚房當小雜工。一早起來基本事務照例從事打發過了,老闆喊全員集合,就各自拿張小板凳坐到戶外剝蝦殼,集中兩大盆交廚房同仁後續處理。那一剎那,我不僅是第一次剝蝦殻,且是頭一回手指碰觸生鮮蝦子,有一半還是活的,十根小足齊齊亂顫,嚇死了,天知道我是怎樣硬著頭皮矇眼過了這關。那時候的流行的電動玩具──老實說我不知道,或忘記是什麼了。但之前流行過了,已經舊了,不潮了,棄學逃家之前站在機器旁邊看人玩過不知多少次的大金鋼還續留在場內。每次聽到主題音樂響起,就會想起那段日子熬過中午忙碌時間,我將幾乎被搞垮了的身體──悲觀認為再過十分鐘以後一定撐不下去,無理てす,或者勉勵自己一定要堅持撐下去,練習寫字的此刻,竟連當時的心態到底怎樣也不能確定了──寄托在遊戲機場子裡那種如今只存在於時光隧道的聲光與氣味,無論再怎麼不堪,也還是手指頭夾著香煙,在肌肉與神志俱不接受使喚的情況下,靠著熟悉與慣性,玩上好一陣子遊戲。我當廚工的第一個星期日,午、晚都有人舉辦婚宴。我奉命在後場用托盤一次捧起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桌的餐點到出餐窗口,交前場穿旗袍套裝的女同事端送上桌。我太瘦弱了,根本無理。宴會餐開始,很多人朝我投予同情、不忍的眼神,但自己手上事情實在也忙不過來,無暇施予援手。中場以後我的腳步開始踉蹌,兩隻手腕負荷超過體能所能支撐的重量,身體打斜,幾乎就要跌倒了,危急時一位臨時徵集只當假日才穿一身畢挺制服來打工的空軍士官伸手扶襯,十來只滿盛羹翅的大湯碗剛好落在溝通前後場出餐點餐的窗枱上,稍微有些潑灑,幸好沒有打翻。忙完這一場,我累趴了,連大金鋼也沒去玩,躺在宿舍呼呼大睡。天剛亮時警覺醒來,索性放棄辛苦一週的工資,悶聲不響拎著行李逃跑了。〕厚切燉煮的牛犍肉鼓漲飽滿〔得到評鑑殊榮之後接拍廣告的名廚推出牛肉麵,碗裡的牛犍肉又薄又材,還要付錢買他的麵碗。拉坯不正且不說──算了,不說了。總之很夭壽,整組商品從裡到外受騙感超強。就算google排名前面十頁全給五星正評也一點不意外,這就是我們時代的傷心。〕家人很不高興,我不懂察言觀色,猶自白目繼續說下去。〔十九世紀帝國主義時代直接拿槍炮抵著你的腦瓜兒從口袋掏取現金,二十世紀改由資本、技術和通路壟斷市場,現在則是直接拿名氣煉金,向大眾提款。〕直到家人把手上的碗筷用力摜在桌上,茶水震盪濺出,我才識相閉起嘴巴。

     可是喝湯的時候,發現家人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覺得嚴峻的情勢好轉了,忍不住又開口。今年初才引進的日本關西老牌綜藝節目,水野真紀的魔法餐廳〔國興衛視好像只買了疫情前的一年份,現正重播第三或第四輪,跟以前黃金傳說的情況一樣,一直拖延不買新節目,全新一季就被緯來搶過去換個名字自己播,請問跟殭化辯論的經濟學家克魯曼怎麼說?〕開宗明義說此時代的餐飲業是連鎖化家庭餐廳的時代。以前連鎖餐飲代表壞品味,現在人們已不做如是評價,連鎖餐廳進步太大了。其實獨立廚師自己做菜,與由總店統一供應食材調料,step by step遵照行政主廚交待的食譜,按公式炮製出來的口味,一般人是能夠分辨出來的,眼前這碗湯就是証明。光是真正自己去市場採買,洗醃切分,與全權交供應商代勞配送的滋味就不同。那你倒是說說,為什麼街上超過一半以上的飲食店,口味還是輸給連鎖餐廳呢?可能是現代人太會講口感了,滋味與口感常見於畫面與言詞,與實際的餐飲食物分離了,這就是我們時代的傷心。

     4. 餐廳開門第一組上門的客人,一男一女撿了落地窗邊的位子。好幾樣須要預訂的菜色輸番上桌,一一清空,家人說他們食量比孤獨美食家五郎還要大,真是能吃。我看他們不像情侶〔完全沒有那種樣子〕也不是公司男女上司下屬那種關係〔主導飯局的男生也太年輕了,可能才24、25,侃侃而談,我爺爺他們那一代云云。從我這邊看過去,坐姿高高在上,驕傲得非常有架勢。正方形的二人小桌子,年紀比他略大的女生不採對坐,把椅子搬過來捱邊兒靠著,始終抬頭仰望她的食伴。〕我關注他們,頻頻回頭瞥看。家人趁著幫我重新繫好圍兜兜拿濕毛巾擦嘴巴的機會,訓戒我這樣既不禮貌,也干擾自己吃飯。只得倉促認定是企業家後代,投資新創事業,正在接受記者採訪,如此在心裡自行把這件事情了結了。

     5. 練習寫字至此,發現漏掉一件事,吃飯時候沒有用筆記起來,果然現在丟失找不回來了。

     6. 吃完晚飯回家,全身起了蕁麻疹似的紅斑。雖然沒有大爆發,但也著實不輕微。盤點菜單,只有蝦子可疑。第一隻入嘴的時候,當下覺得這也未免太Q彈了。挾起第二隻,Q彈中好像又嚐得到蝦肉本身質地鬆馳,牙齒一碰其實散脫了,但組織纖維不知為什麼還強靭相連著,以不自然的方式把你的牙齒彈回去,這才懷疑說不定摻了幾隻泡過藥水回春,早先沒賣完的存貨。

     一晚上睡不好,早上還沒醒,就聽到家人到房間裡向我報告,麵包沒成功。後來沖咖啡的時候看見桌上烤好兩張平坦的麵餅,完全沒有發起來,口感似沒有蒸熟的客家發糕。我坐上固定位子練習寫字,一邊盯著螢幕,訂正昨天的錯字,配著咖啡,不知不覺吃掉屬於我的那張還是溫熱的麵餅。不好吃,家人將她那張直接丟進垃圾桶,不知自言自語還是朝我說話,只當是一場遊戲。喏,你曉得,我們這個時代就是這樣。

     7. 嗯,如上述。我就是這樣不厭其煩,不揣瑣碎,也不管會不會冒犯站友,人家樂不樂意收到這樣政治完全不正確的嘮叨,遇上機會就練習寫字,要求自己把剛才閱讀你之留言回應的一瞬間、或一段時間之內閃過腦袋的事情通通寫下來。再次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打字留言。若不然,有空你倒也說說被同事刻意疏遠究竟怎麼回事。
     
     
  • 飛羽nancy:2022-12-19 16:32
    很羨慕您
    有很多文字足以暢懷
    因為平時居家家人沉默
    同事刻意疏遠
    所以悶鍋慣了
    文字有點堵住寫不出...
  • 電子浮生:2022-10-21 21:29
     
     自從決意將自己荒廢人生所經驗此一時代的事情記錄下來——既然都已經荒廢成這樣了,乾脆趁此機會徹底暸解它。此後除此一事,心中再也別無懸念。我重新回首,整理、補白、訂正,改編,許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意義晦澀難明,反映自己寫字能力之不足,只得暫由它處剪貼,甚致不惜發明杜撰,透過說故事的意志,埋頭伏案,努力編寫關於自己的百科全書。
     
     這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私人史,感覺上=在一個像體育場館一樣的房間,堆積擺放自我略曉懂事以來,所有使用過的,撫觸過的,與人相連而有幸吸吮其營養的;又或有助刺激聯想,追憶、召喚出某人某事的形象,作為某人某事的代表、替身、象徵物;還有我創造、生產、模仿、購買、竊取,當然也有別人慷慨贈予;不論是令我快樂的、我心懷珍重的、又或照見我之不快樂、羞恥;有正式紀錄的、抽象的,舉例而言之,但凡上頭有寫字的紙張,舊衣服,破陶瓷,壞掉的電器,看過的故事書,廣告單,說明書,百貨公司紙袋和商品包裝,任何在我這段荒廢人生行走過程中,曾經操持使用,留下經驗紀錄與精神沾染的種種純屬私人的瑣碎紀念物,全部擺入畫面,拍一張全景大合照。然後輪入電腦,精密放大。〔在相當靠近鏡頭右下大約五點鐘位置,一摞泛黃的書簿舊冊上面扇形擺放了幾枚口罩,淺天藍,櫻粉紅,陪襯幾個約略洗白用布料裁製飄散濃濃文青設計風味的口罩套。目光在鄰近地帶梭巡,可以發現疑似故意置放附近一份拗成三折大倉酒店的自介廣告單,還有用透明夾鏈袋封裝,呈現快篩陽性的檢驗卡匣與滴試管。接著用兩根手指把畫面放大,旋轉視角朝向目標物推進,從眾多雜物的縫隙中不經意窺見那一摞舊書最上一冊紙角微卷翹起,露出部份古代文士宴遊授業射戈等等浮雕拓印的圖案,依稀能夠辨識國立編譯館幾個磨損嚴重的字樣。一本故意攤開的字典,字詞被割下後,每頁都有幾個空洞。紅色絨布精裝的資料冊,桐光文氏溪尾支譜云云,好幾面代表羞恥記號的小旗子微微飄揚,連同地板上沒有掃乾淨的橡皮擦屑屑,所有記憶裡的細節全都看得一清二楚。〕

     撰寫期間不斷否定已寫好的部份,修正、作廢、重寫定調後又全盤推翻。疫情前最後一次留宿醫院陪病,三更半夜過馬路去對面7-11的書籍專櫃翻了某小說家的作品集。哎呀,根本還不行,差人家太遠了,我的能力應該就只到這裡了,怎麼辦?轉身回醫院繼續練習寫字的路上,周圍一片漆黑,我感到接下來的日子被眼看著就要來不及的焦慮追逐包圍,急急切切的步伐把螢幕上的WORD頁面都燒焦了。
     
     

  • 電子浮生:2022-10-21 09:15
     
     其次,我之成長期往來跨河鐵橋兩端出入大社會,中斷〔光是我之求學史就中輟了7次〕、躲藏。稽考我之躲藏史,自青少年棄學逃家一年十個月躲藏違章工廠當流浪童工開始,幾度藉二輪戲院、錄影帶行與有線電視電影台,以看遍所有低俗港片度過人生中一段又一段難堪的時間皺褶。又勤跑跳蚤市場資源回收中心,無畏落在後頭追趕——馬拉松路跑的落後者;又或比賽根本結束了,這才換上體育褲,上身隨便穿件襯衫,腳下趿著皮鞋,按照人家正式比賽過的路線跑一遍——蒐羅曾在本地流通之圖書、音樂,以及種種次文化的戀物,滯後地——我自己發明的術語管這情況叫「追償時光」——進入與我同年齡者早就經歷過的本來應該屬於青春期的世界。繼之躲藏於網路——換言之,我之上網史亦即躲藏史的一部份——兼與新聞玩躲貓貓,刻意避免接觸任何來自大社會發佈的訊息,幾年下來變成零社會交往之人,孤峭而愚昧,躲藏在逆時針與順時針兩條公車路線合圍起來總共6+7個站牌的菜市場街區,終始未敢跨步出門探索新世界。最終得了我在嘮叨敘事中一再提及的句子障礙症。

     以句子障礙症為人生的折返點,我先是強迫自己每日從當天的閱讀摘出幾個句子,以手寫的方式謄錄到筆記本上,自感稍有起色,就返回曾經一度因羞恥而逃離的網路試筆,練習寫自己的句子。我熱切地在網路新聞下面提供讀者表達意見或情緒反饋的欄位撰寫回應,又去幾本週刊的文摘下面找作者抬槓,因為從來沒有獲得任何回應,無聊等待中不知不覺轉戰網路戲院的電影彈幕,在觀看影片的過程即時發表觀感。我在這段試筆的復健期間觀閱表演藝術,每每認真填寫反饋問卷,攜回家中徹夜不眠,好幾次趕在天亮以前將好幾頁逸出策展單位佈下視野範圍的外批評與後心得,駕車上高速公路跨縣市送回演出場地,從鐵卷門下面的細縫,遞送進去。又頻頻在人家部落格留言,向圖書網站投稿他們未曾收錄圖書的評論。

     有次在幾個鄉鎮交界的山區徒步閒晃,看見一座巨大觀音像的內部寫滿雜色塗鴉,紅色,綠色、黑色、橘色,噴漆、紅磚、煤炭,性髒話,生殖髒話,排泄髒話,國中生徵馬子、幫派徵小弟,額外還有一句「終於體會了什麼叫成長」,云云。這一刻我突然好想寫字,覺得自己若是訓練一下或許有能力寫出己身之事,將我人生中所遭遇、所看到、屬於我之時代的事情寫下來。
     
     
  • 電子浮生:2022-10-19 07:37
     
     雖然此一大社會據以建立的三段論式神話,簡單自明到有點兒令人發噱的程度,但在這篇嘮嘮叨叨想必又會拖得很長的敘事中,我仍將不時返回,虔誠叩問其義。首先是根源性的神話,像是雲門舞集早期作品《渡海》,〔還有早先多齣走紅一時,以台灣民間故事為主題的連續劇暨其主題曲,唐山過海傳藝云云;張毅小說改編成電影並獲影展殊榮的《源》,它們的敘事背景中,都包涵了同一則跨越黑水溝的神話。〕此種以根源性為主題,追溯「我從何處來」的故事類型,大抵可以看成那個時代的故事洪流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代表性敘事。作為一種原鄉的類型,乍看與當時由政統主導的歷史敘事=道統,不相違背,半明半隱地夾帶著為了鞏固家父長權威所創作出來規範群體認同的指導性。

     但凡神話的內裡,政治的腳步總是亦步亦趨。跋山涉水抵達源頭,發現權力邏輯在最高位置設置了一張給家父長的龍椅寶座,所有大社會成員都是從他跨下陸續分娩衍生的子孫。如果從溯源、最終回歸的邏輯來決定誰人擁有登上龍椅寶座的特權,從中所能得到的啟示=我們這一代人永遠沒有機會。這也就同時暗示了不願受家父長統治管理者,必須逆向操作來挖掘此種根源性神話所深度蘊含的反叛邏輯。從結果論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前一腳踹翻它,踢個稀巴爛,然後搞一張舒適的新椅子來,自己坐上去。〔家父長制自此被貼上撕也撕不掉的負面標籤,反叛家父長制的另一端則屬正面,這是已經泛濫成思想套路的「好人與壞人的預置判斷法」,天秤出廠前就設計成偏向一方傾斜的不對稱結構。一個時代與社會究竟會結晶出什麼樣的統治文化,除了底層作為基礎結構之經濟與技術面,思想觀念也起了作用。以經濟技術為中介,人類學哲學中對自我、生命的看法與具體的社會管理方式具有連動關係。相對於現階段看重能夠推陳出新敏捷反應的技能,超穩定時代往往視人生須要長時期的修練,老年才是生命達於完滿的時期,在這種生命模式下,年齡與修練的資歷,自然會受到推崇。以上老一套在經濟會同技術雙重作用把時間切割成碎片的結構下不適用了,無法再施展了,而非它本質性的是壞的,負面的,在道德上負有原罪。諸般涉及套路型的不對稱思維的評議,在我嘮叨敘述私人史的過程中,若果抽到和它交纏編織的另一股社會史線頭,難免還會出現,於此先行打住,暫不多講。〕

     一旦看清根源性的神話除了暗含一套家父長權威的保障制度,同時也相反相成,連帶引進可說是自毀機制的反叛邏輯,重新回顧,就不難分辨早先在表面上看似與政統主導的歷史敘事並不違背之跨越黑水溝的神話,其實是在主流河道的岸邊鑿開一處渠口,引水灌溉墾植。原水越引越出,越流越遠,不知不覺成了取代原河的另外一條異流。後來姚嘉文《七色記》及施淑青《行至洛津》,同樣也涉及跨越黑水溝之有關根源性的神話,所含主旨意趣,就與之前大不同了。《渡海》這齣以島史為主題的現代舞劇,小時候打開電視,在各種類型的節目中都可以欣賞片段,現在不知去哪兒可以看到?施淑青的小說,我沒閱過。前幾天家人跟我說她安排了一趟不足20小時的出遊假期,我就上網買了一冊,收進隨身的書包,準備入住飯店以後,家人使用三溫暖、遊泳池、健身中心等等飯店設施,又或在餐館點餐等候上菜的短暫時間空檔,隨時可以抽出閱讀。
     
     
  • 電子浮生:2022-10-18 21:20
     
     以上是我自個兒摸索,拈出大社會據以建立的三段論式神話,可以看出我在私人史與社會史搓捻勾纏,緊緊糾結在一起的兩股線頭中,儘抽著私人史這一條線講。確實,我的人生伴隨羞恥史不同階段的敘事,來回往返那座象徵性的跨河鐵橋兩側,若非試圖進入大社會的核心,尋找一處可以安身的位置;就是逃離大社會,退回順時鐘與逆時鐘兩條公車路線總共6+7個站牌合圍起來的菜市場街區躲藏。也就是在躲藏中,潛心揣摩發明,揭露了以神話範式呈現的大社會內部意識的結構,並且在堪稱躲藏人生的自我史中,處處尋求印證。
     
     
  • 電子浮生:2022-10-16 06:02
     
     因為一直以來我都以放棄工作,完全沒有收入的無業狀態存活著,以此作為表面上的理由,家人父母親與家族眾親友連續十幾年,連每年一次過年初二女兒回娘家的日子都沒見到我。眾人猜想我因上述原因,難免在個人尊嚴上灑落了一塊恁大的陰影,是以待我特別寬容,從未有過責難之言。〔幾次打算將每年農曆初一下午家人獨自返家,直到初二傍晚返回,這24小時內我之所有行事作為的動態過程,全部場景,每一格畫面都用文字拍照,高清放大詳細寫出來給人看,可一旦想及不知人們據此將如何評價我,為著那自覺難堪的羞恥,一再拖欠沒有落實。〕之後家人父母雙雙失智〔各因不同理由,父親是一般所謂退化性的老年痴呆,母親則是手術清除腦部瘀血留下的後遺症。〕為方便照料,家人將他們遷居北部,我始不再有藉口逃避年節聚餐,暨陪伴家人祭祖掃墳。
     
     某個照料父母親的喘息時間,家人於網路論壇讀了一篇文章。客家先祖從唐山渡過黑水溝,單身男丁不乏與平埔族婚配,傳宗接代。在往昔單以男系為本位,記錄族譜世系的情況下,有唐山公而無唐山嬷。許多客家、閩南人身上,其實都傳承著台灣原住民的血液。確實,往前算數十七世,難說完全沒有娶原住民中平埔族女子為妻的祖先。家人進一步搜尋,在一篇學者論文附列的圖像中,查找出平埔族男子的長相,眉宇間竟與自己祖父有幾許神似,遂自行發明一段家族史,堅信祖父身世流傳著平埔族的血液,自己是台灣原住民的後裔。啊!終於放心了!家人閤上筆電,轉過頭娓娓向我道出上述一段推理的始末。雖然我一時腦袋兜轉不過來,忘了向家人詢問所說最後一句「啊!終於放心了」到底什麼意思?組合成這個句子的各別詞語,「啊」、「終於」與「放心」,背後又蘊含了何種心理與社會邏輯?但確實看到她臉上表情猶如放下肩上迢迢背負的一挑子重擔,衷心感到無限的安慰。〔我自己的父親晚年花費極多時間,待在由我青少年的房間——就是那個從窗口可以看見白衣黑裙女高中生一個人登上公寓頂樓,充滿濃郁色情感的房間——改裝成的簡陋書房,一個人埋頭編修族譜。父親向早十數代播遷異地的另一支同宗借來1932年編纂完成的舊譜,影印參考。這份據說逃過文革浩劫,倖存下來的珍貴資料,除了本家,也把我父親他們那支族裔的世系,考證後附在卷末參照。最後一筆資料隱晦指出我的祖父某公是過繼子,情況類似後來父親老家奉祀的長子,實是父親出奔來台,原配考慮繼承香火,托人從鄉里抱來收養的嬰兒。自幼父親就將祖父母的照片洗在大圓瓷盤上,擺放在客廳玻璃展示櫃左右最顯眼的位置,但此一段自己所從出的父親是過繼子的家族史卻從未向我們兄弟姊妹談起。我從逃過文革浩劫,倖存下來的資料看到這段紀事,也沒跟妹妹與家人分享。父親去世,我花了幾天時間詳檢遺物,在書架最上層已經擺滿相同開本齊一大小的群書中,用蠻力騰出一道細縫,將這冊紅色絨布精裝的資料,使勁塞進硬掰出來的空格內,嚴密收藏,加入我之堆積擺放品項繁多的陣容,等待有一天拿出來,作為嘮嘮叨叨書寫我之哲學大綱=關於我的百科全書的具體材料,云云。〕
     
     
  • 電子浮生:2022-10-15 14:06
     
     在家人父親稍有失智現象的初前,某天跑來一位陌生人自稱叔叔=祖父兄弟的兒子,出示黑白小照片與日據時代戶籍謄本為証。這是我父親,這是你祖父,兩人是親兄弟,你看長相明顯是同一模子刻出來的。家人審視父親臉上神色,並未見出有否認的意思。自此這位叔叔每年都熱心邀約,交待家人代替父親操辦牲禮、酒器,議定日子,一同返鄉祭祖掃墓。父親失智,弟弟〔香火觀念下唯一的男丁〕移居海外,只好由出嫁的女兒負責召喚、交陪祖先,實在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 電子浮生:2022-10-15 07:54
     
     且說祖父不識字,天性遊手好閒,在家鄉街上練就了一番舌燦蓮花的本事。青年時代有段時間為躲避債務遁逃入山,將孓然一身的自己質押給殷實農戶,鬻身為長工。不多時與僱主家的小姐發生戀情,偕麗人出逃——關於這件事,家人笑盈盈,伸手掩著嘴,桃花亂顫,故事中很可能是打從父親那兒聽來的定義性用詞是「誘拐」兩字——回返平地,築土角厝,生育一子多女。唯一的男孩就讀國中時,與班上家境較為富裕的女同學結成班對。因為祖父多數時間在外遊蕩,並不積極掙錢家計,自己半工半讀考入大學航海科系〔在後來無人居住,經過幾次竊賊闖入翻箱倒櫃,加之豪雨由頂樓灌溉溢流,沿樓梯動線泛濫各樓層,最終在客廳積水成池,已呈半廢墟狀態的屋子裡,還留下昔日的原文教科書、上課筆記,教授批改過的海上實習日誌等等,全部嚴重泛黃,紙質脆弱,隨時有風化之虞。經過家人首肯,我將這些資料連同數百張各種尺吋大小不等的黑白照片撿拾回家,加入我之堆積擺放,等待時機於我之嘮叨敘事中粉墨上場,客串一節故事。〕畢業後登上遠洋貨輪長期海上工作。一日船扺紐約,大雨滂沱中匆促下船,慌亂躲進碼頭邊的估衣鋪,選了一件淺卡其色的長風衣披在身上,然後撥打公用電話回家探問消息,知悉長女出生已三日,云云,是即日後我的家人。〔這件類似北非諜影亨弗萊鮑嘉,或稍後伍迪艾倫紐約上城系列的淺卡其風衣,在家人和我常去MTV看安哲羅普洛斯、帕索里尼、楊秋和Down by Law等藝術電影那陣子,每天都穿在身上。如同小馬哥不離身的深色風衣誠為知己所贈,後來某小姐趁我熟睡將它攜出毀棄,這一段故事改日得空再來詳述。〕

     我與家人結識,數度陪他年節返鄉。當時祖母早就去世,祖父業已臥床,父母親合力侍奉十餘年,不得已轉送安養機構。未多時旋即衰竭,溘然辭世,享年九十一歲。我以孫女婿的身分出席了這位老人的家祭,停屍家中期間,陪伴守靈摺元寶紙蓮花好幾個晚上。家人每每用客家話說鄉里間謔稱祖父是街長,喜玩四色牌,除了幾次聚賭被捉入警局,中風臥床前還上過社會新聞版面。七十多歲老翁因情生妒,攜不明液體至女友家,不遇,憤而將該液體潑灑於床褥後離去,云云。
     
     
  • 電子浮生:2022-10-14 08:14
     
     (c)有一年我和泥娃娃瞞過所有人,分頭搭飛機至香港碰頭過耶誕節。每到一個地鐵站落腳,步出車廂,直接就在月台上與馬賽克瓷磚拼貼出的站名合影留念。尖沙嘴,油麻地,上環,銅鑼灣,北角,長沙灣和觀塘。這批照片燒在光碟上儲存,現已無法讀取。回憶那次旅行,我曾考慮三天兩夜一舉將香港所有地鐵站名蒐集齊全,先在數位相機上設定好10秒曝光,泥娃娃擺出正常拍照姿勢,我則在鏡頭前擠眉弄眼,掐鼻子揉臉皮,原地跑跳打拳做體操。如此攜遊蹤回台,所有人在液晶螢幕上都只能重覆看到一女子在時間的茫然中站在由流動人影與出站列車共築的光之河流前面,一次又一次與恆處於融化狀態,終始未能固定成形,以致於樣貌消失,看不清長相,呈怪胎畸瘤狀的一團無名無姓實在不知到底什麼物事合影。莫不拍桌瞪眼,投以詫異狐疑的目光。當時竟沒想到,我這款獨特的拍照姿勢,方便日後泥娃娃將我從她之實存生活中移出塗銷,連吹灰那口氣都省了。
     
     
    (3)榮耀的神話。重新創作崇拜現代性的新神話。
     
     早先家人携我回鄉拜見父母,沿省道路旁的民宅、墳塋,向我解釋客家特有的堂號;又說自家祖墳墓塚刻有文字,名義上可往前追溯十七世祖。然而遺憾並未留下紙本族譜,家人向我陳述自己的家族故事,只能追溯至祖父那一代。
     
     
  • 電子浮生:2022-10-14 06:47
     
     (b)在資源回收處買了一本農事園藝小說,回家通讀一遍,總覺得別人與自己閱讀視線並不重合的字跡形成了干擾,遂拿橡皮擦將前手以鉛筆塗畫的線條字跡逐頁抺去。舉凡生字注音〔䃺、耜、殳、耬、砣〕,還有前手拿直尺輔助,把沒見過的詞〔榾柮、鏌鎁、桔槔、斸荒〕、習語〔舉臿為雲,決渠為雨〕及心中自認的佳言美句〔把光景正兒八經過起來。有這幾十畝地拴著,人就成了樹,永輩子也挪不動了。〕畫下來。查過字典,摘了注釋。另外就是前手為自己提示的閱讀重點〔作者說要用方塊字深刻表達自己,用心不在故事表面,那深意是什麼呢?〕及心得撮要〔我想本篇主旨就是所謂農人的精神力吧〕。除此,還有不小心畫到一撇斜線經過幾個不連貫的字詞延伸到上方的空白處、筆尖無意識頓在頁面,留下一個小小的墨點。若非我有逐字閱讀,注意力一字一頓的習慣,否則不可能看到前手留下這麼微細的記號。〔想起小時候有次臨考試前還趕著溫書,記憶背誦。卷子發下來,我無意識將寫在紙上的題目每字讀出,然後頓一下作答。寫到第7題,終於有人受不了,發怒狂吼,警告我不要再唸出聲音來。〕還有其他打勾,問號,驚嘆號,等等。

     前手可能沒看完這本書〔約莫半冊之後,再不見鉛筆塗畫的痕跡了。〕我安坐續看。遇到沒把握的字詞,就學前手聯上網路字典查考它們的解釋和同義詞,順便索看木字旁草字旁金字旁各有多少自己不認識的字。過程中順手一路將人家留下的鉛筆字跡擦拭乾淨,改用粗線條的黑色墨水筆重新畫上自己的記號。一首我沒聽過的歌〔發了瘋的聲音像是被點燃的炸藥一樣爆發出來,歌詞曰,我不是黃蓉,我不會武功,我不是黃蓉,我整天作夢〕一個我似曾去過的地方〔那座花園就如一場夢境的所在,歪歪進去出來=夢了一場,突然醒了,靈魂不及抽身被留在時間的邊界,從此得了痴病,整日在小鎮的街巷來回遊蕩。〕直到全書閱畢,將書冊閤上,從椅子站起來的時候,發現地板上有一堆橡皮擦搓出來的字屑。儘是人家心血植栽被我掃落腳下的種子,枯葉,淍零的落花,愣怔了許久,有感而記之。
     
     
  • 電子浮生:2022-10-11 12:21
     
     本來打算藉助圖書館重溫以前部定的舊課本,但受疫情影響,專門收藏教科書的圖書館剛好在我最熱切進行搜尋的那段時間閉門,暫停對外開放,只好上網跟舊書業者打交道。國文數學英語生物歷史化學公民道德童軍訓練指導活動手冊,一口氣買了好幾十本。幾次在電影裡看見香港學生上中文課,例如《男人四十》,張學友用粵語教授孟子和魯迅,學生在教室裡吵鬧推擠傳閱漫畫,又反過來推薦老師看色情片。張學友返家後持紅筆批改作文,林嘉欣寫重陽節偶拾,得六十分。其他如《蝴蝶》裡的何超儀讓學生捱個兒念余秋雨〈三十年的重量〉;《記得香蕉成熟時》裡的小男生為幫個性靦腆的老師柏安妮解圍,自動站起來大聲用粵語念課文:這是一張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云云。在我嘮叨記敘個人史與社會史二合一的神話在我早期知識史的形成過程中,曾經納入這部影片,以電影劇情替代記憶中幾個含混、模糊、不完美的片段。同時也因為我在那段藉著錄影帶、二輪戲院和有線電視,以看遍所有低俗港片度過一段生命皺褶的期間,觀閱這部影片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以至於記住了這篇文章開頭那兩句,這是一張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存在心中不忘。當我翻閱從舊書業者買來原屬別人所有,每一頁都佈滿劃線註寫之迹的舊課本,才發現朱自清寫的這篇文章附錄在國文第四冊的練習三,除了詞語解釋,還附了好幾個問題。不可能!明明以前課本上頭每個字都背起來了呀!怎會連一點印象都沒有呢?抽問考案家人也是如此,完全不記得自己曾經讀過這篇文章。於是私底下推想,或許是因為教育管理單位明訂附錄部份不列入考試範圍,所以忘了。加之電影看太多,糊弄了記憶,以為自己之所以知道這篇文章,完全來自電影,以至於連一丁點兒來自現實的印象都被取代了。
     
     
     
  • 電子浮生:2022-10-11 07:03
     
    (2)著手毀掉已建立的神話,抹去足跡,掩卷避談。

     (a)在等待疫情告終了結這段時間,翻箱倒櫃想整理自己初中、小學時期讀書寫字的資料。諸如使用過的課本、作業簿〔我中學時期的週記、作文本都已經佚失,倒是家人所有書簿作業日記獎狀皆由我幫他保存好好的,作為我之堆積擺放的材料,不時在我之嘮叨敘述中以援引一句兩句的形式出場客串。〕字跡〔之前曾經敘述,老師譏我寫得一手蚯蚓字,後來僥倖由同學處竊得一枝魔筆始得校正。網路時代又得了句子障礙症——有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失去寫出完整句子的能力,遂強迫自己每日在紙上塗畫,練習寫字,最終創出一套唯我能識的字迹。〕書架〔IKEA商品的文化涵義與社會史批評,上網搜尋,國外還真有人寫過這樣的書。〕字典〔早先練習寫信,直接從字典裡把個別的字一一割下來,甚至去買了一本地攤版的辭海專門用來做這件事。每須要一個字,就從字典裡把該字割下使用,留下一個空白的窟窿。我曾為這一套剪字工藝法尋求理論武裝,割字典=語言的貶值=思維理性被肢解、文字理性被切除聲帶的隱喻=傳統哲學家皇帝在當前的大眾文化領域患了不育症,那些學問於今無法再受孕,或使人受孕。舊哲學已經耗盡了=很久不再勃起,意義的能趨疲(entropy of meaning)。其實這頂多只能算是A面的解釋,換從B面來看,字典=政治軍事槍炮之外的另一暴力側面,文化的、靜默的、無煙硝火藥味的壓制,於是本來是苦的象徵就變成爽的了。不同文化世代彼此心存誤解和疑慮,前世代擔心後來者破壞、摧毀他們熟悉的文化秩序與價值,他們滿懷關愛之情想盡力挽救,然而圖像與影音的新世代在不同技術文明的前景下,早已經長大自立,不是你能管轄得了的巨人了。〕以及國語文競賽的資料〔演講作文書法朗誦和閱讀測驗。我什麼都不會,家人和某小姐各有一大疊頻繁參加各項比賽獲頒的獎狀,不過最多的還是演講比賽。家人常挖苦我有三種宿命,其中之一就是此生遭遇的每個女人都伶牙俐嘴口齒強悍;又調侃我對女人的品味——你對任何事情品味都好,唯獨對女人的品味很差,我很不願意這樣說,因為如此也罵到我自己,云云——而我反擊她之挖苦又酸又好笑的搞笑詞令則是:我認識的女人全是參加演講比賽的。每次說完兩個人發噱捧腹,你扶著我,我扶著你,互相笑得東倒西歪,前仰後合,久久不能自止。家人的笑點可能是哈哈哈哈呵呵呵呵活該你這個目空一切天性無良的人,終生都被幾個伶牙利齒的女子捏在手心制得死死的;而我之所以忍俊不住,則是嘿嘿嘿嘿嘻嘻嘻嘻還有其他兩位也是演講比賽的女生至今遮掩緊密沒讓你知道。〕
     
     
  • 電子浮生:2022-10-09 14:13
     
     接下來我還有許多機會乘坐火車行經越河鐵橋進入大社會,也還會背負更多很難用一般言語說明的羞恥。這段在搖晃的車廂中被人詢問前日有人摔落墜河的回憶,其實只是我之羞恥史在未成年階段一個微不足道的事件。然而每次經過這個路段,轟隆哐噹,哐噹轟隆,就會感到群眾的目光,射在我的臉頰炙燒發燙。

     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有把握該怎麼說明以上有關羞恥史的概念。前幾日讀太宰治《人間失格》——以前沒讀過,我手上這一本,被出版社包裝成青少年讀物,扉頁廣告由五月天阿信出馬,鄭重推薦一系列「改編成漫畫,因而終於具可讀性」的文學經典。出門觅食等餐,拿在手上擔心別人瞄見封面,心理頗不適應。作者說他的人生儘是可恥的過往,全書為這外人難解的羞恥感舉出最為標誌性的事件,乃是最後幾頁他被逮到警局,負責審訊他的大叔警員見他一幅俊美少年文弱書生模樣,本來就有意放他一馬。但他見對方態度和善,為搏取更多同情,筆錄過程不時狀似衰弱,故意咳嗽幾聲。離開警局以前,那位大叔警員垂詢他的身體,囑他就醫檢查。又半開玩笑調侃,你剛才咳嗽應該是裝模作樣的吧?太宰治回顧自己無賴的一生,每次想起這個場面,登時窘然。觀閱之餘,我對作者自覺當時所有自以為是的演技,裝模作樣的醜態全被人看在眼裡時內心油然而生的愧赧,深有同感,就拿了一面代表羞恥記號的小旗子,代他插在回憶的角落。由此來了解我之所謂羞恥史的概念,與之有點近似,但也不完全一樣。畢竟自己的事情還是應該由自己來說,光會引証別人的經驗,偷吃步次數用多了,就不再是好方法。

     算不清多少次,我在別人看不到的私人記憶的螢幕上回放這段畫面。次數真的太多了,以致於現在去我的記憶資料庫,按典藏目錄搜尋,真有對應的畫面!那位學生掛在書包背帶上的制服夾克因行車震動滑落至大腿,他先是把腿儘量抬高,利用大腿與身體形成的銳角暫時阻止衣服繼續往下滑。然而在下一個哐噹處,衣服綷縩快速往下掉,他反射性地放開抓握鐵錬的手,想把繼續滑落即將脫離書包的衣服一把撈上來,值此瞬間摔落墜河。整段畫面靜悄悄的,除了火車行經鐵橋轟隆哐噹,哐噹轟隆,周圍沒有人發出半點聲息。
     
     
  • 電子浮生:2022-10-07 19:05
     
     現在我還能記得當時平快火車供乘客上下進出的車門,有兩款不同型式。一是頭尾各有僅容一人登梯攀爬的出入口,此外又有另一種與當前普見之電車相同形式,在車體相當胸部和大腿處各開一扇左右閤閉的自動門。也許操控大門開關的機械經常故障,也許上午尖峰時段乘員太多,車門常被群眾身體卡住,無法順利閉合;又也許通勤學生瞧見列車員處理緊急事故的手動程序,有樣學樣,彎下身子,把手探進底部角落的孔洞內摸索,扳下制動氣閥的橫桿,洩氣後用蠻力拉開車門,然後掛上栓在門壁兩側考慮機械故障時可以代替車門大約小孩手腕那麼粗的鐵錬子。每節車廂都有幾位通勤學生,以這根鐵錬為界,倚在車廂內相對安全的這一側,將身體稍稍探出,隨著行車節奏,享受迎風招搖的快感。

     早晨上班上學最尖峰的時段,有些膽子大的學生,為趕時間擠上火車,只要墊著腳尖勉強能找到寸許踩踏空間,甚致不惜採吊掛形式,立在鐵錬外側,單靠自己的臂力拉攏支撐,整個人凌空懸在車外。某天一位將自己懸在車門外的學生,正當火車行經越河鐵橋進入大社會的時候,不慎跌落河中溺斃。相隔數日,當火車又將臨近越河鐵橋,我在擁擠的車廂內,與來自同一所初中另位通勤學生熱烈談論單靠自己臂力將整個人凌空懸在車外,不幸跌落河中溺斃的學生。事件發生當天,我與這位舊識,搭乘較那位不幸學生早一班的列車,同在一節車廂,也如一般例常,就青少年可能觸及的範圍,㝷找話題交談。但這一天,我們兩個人按新聞報導的描繪,一個聲部疊加一個聲部,繪聲繪影,就好像當場親眼目睹。這時一位始終緊捱著我的大叔突然開口,表明他是鐵路局人員,受命尋訪目擊民眾,暸解當日情況。說罷拿出紙筆記錄。首先他想確認敘說者本人是否在場親眼目睹,我表示確實,但同伴噤口,還張嘴咦了一聲,硬生生把已經吐露出口的「那天你不是和我一起」用力吞嚥回去。我就像是一個全知全能的敘事者,了然周圍所有群眾全都明白當日我委實不在現場,但仍不顧一切撐持場面,把從新聞報導得知的事情敘述一遍。火車行經越河鐵橋,轟隆哐噹,哐噹轟隆,我感受周圍群眾的目光,射在我的臉頰炙燒火燙,不禁心虛氣餒,三言兩語草草結束。那位大叔拿著紙筆認真待命,但一個字也沒記,等我敘說完畢,將手帳大小的活頁筆記夾著原子筆一起閤上,收入口袋,好的,謝謝你。同伴看著我,我看著他,面面相覷。直到大社會中心點下車,各自轉換不同月台,沒有再說話交談。
     
     
  • 電子浮生:2022-10-05 06:30

     第二件事。自從我萌生念頭,想把我人生中遭遇,暨冷眼旁觀這個時代所見的事情寫下來,大約就是一般叫做無名者的自傳、個人史、關於自己的百科全書、或者有的人偏愛叫它「我的哲學大綱」之類的東西, 轉頭回顧一生好歹也有個像「迹」一樣的什麼跟在腳步後面踽踽拖行,聊以自慰。從儘是光講我個人的私事,漸進發展出一種暗寓我之世界觀的書寫法,也就是把自我史和社會史兩股線頭纏捻一起,用力扭絞,完全的個殊與群體的普遍一起螺旋運動。我先是擬了一個略嫌簡單化的三重辯証法,主體、社會現實與動力學,討論語言文字、生活、及擬象,將一個正三角形,疊上另一個倒三角形,

               主體
            (說故事的意志)
            /       \
           /         \
          生活 ─ ─ ─ ─ 語言文字
         /  \        / \
        /    \      /   \
      社會現實 ─ ─ ─ ─ ─ ─ ─ 動力學
    (圖像化再現的結構)\    /  (思考蒙太奇)
              擬象(後文字狀況)

    實在太乾硬了,整個敘述重心乃慢慢往我之生活所依兼又一心避逃之大社會據以成立的神話移動。有關組建此一神話的三重辯證結構如下。
     
     
     (1)跨越黑水溝之根源性的神話。

     假日將結束,搭上從旅遊地開往市區的回程火車,越過跨在河面的鐵橋以後突然變成急駛在高架軌道上下穿梭的雲霄飛車。車廂向左歪斜,緊急拉回後馬上極速向下俯衝,還沒到盡頭又改以一個異常陡峭的角度向上爬,然後斜斜往右上加速飛去。已經好幾次夢見這一片斷了,料想夢有所指,遂在我的經驗中追溯相關材料。





  • 電子浮生:2022-10-05 05:03
     
     因此,從歷史的後端來看,老早感覺自己在面對大社會巨人般的脈動如彈藥火炮衝擊波傳來陣陣無可抵擋的聲浪,只是一個微渺,因而「帝力於我何有哉」那樣以化外之民的身分存在的人,不是被冤曲了嗎?住在大社會裡的人,總要等時間捱到了歷史的後端,才知道自己以前義正辭嚴,厲聲喝斥沒戴口罩的人,有時候未必完全站得住腳。〔就在昨天,十月中旬國門開放在即,我回醫院領藥,仍聽得見志工用士兵檢戍極端嚴厲的口吻,大聲喝斥一位因口罩位置戴得不甚正確的民眾。可能因為是無意識使然,這位被喝斥的民眾愣在現場,一時反應不過來,不曉得自己犯了什麼事,遂引至第二波更形嚴峻的責訾。〕且容我用一個形象化的描述來結束一大早就來上這麼一段既可疑又討人厭的嘮叨:小時候頻繁以班級為單位,排進隊伍受檢。往往沒幾分鐘我就一隻腳支撐,一隻腳彎曲,一會兒又掉換過來,覺得這樣讓身體一半執勤一半休息,負擔比較少,圖個輕鬆。以為藉著團體阻擋,發號司令職司糾察的人看不見我的下半身。殊不知在別人眼裡,我歪扭著身體站沒站像,一眼就認出來了。高大英挺長相端正配戴識別臂章金黃穗帶特別具秩序正義感的學生糾察隊,將我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寫在記錄功過賞罰的本子上。


     
     



看一篇其他筆友的日記 2024-02-25 Re:時間的灰塵2024-02-06 Re:匿名劇場2024-01-31 RE:可怕的人2024-01-22 致帳號永久停用的某站友的前半封信2023-07-28 不相干的蒙太奇,或場景收集?(3)2023-07-21 把音樂換了2023-07-20 煙花的身世2023-07-18 螢幕裡的夢境完美無缺2023-07-11 我的閱讀特技2023-07-05 不相干的蒙太奇,或場景收集?(2)2023-06-30 凌晨4點14分在陽台所見2023-06-30 雷雨時分的造句練習2023-06-26 晚風徘徊2023-06-21 午后4點17分的造句練習2023-06-20 不相干的蒙太奇,或場景收集?(1)2023-06-18 陽台小劇場2023-06-14 擦身而過的距離2023-06-10 明日陰霾2023-06-09 入睡前的造句練習2023-06-07 景點漫遊一瞬間2023-06-01 解除颱風警報的老人卡拉OK之夜2023-05-28 意識的魔法2023-05-26 關於季節的造句練習2023-05-24 深夜看龍祥電影台2023-05-21 景觀儲備倉庫2023-05-17 一日光年2023-05-13 在家繞境2023-05-11 女孩跳舞2023-05-07 馬路觀察2023-05-02 該死的素描本2023-04-25 追劇:藤子不二雄的「定年退食」到底什麼意思?2022-12-30 最後2公里,由自在派空翻,轉向成了救治派2022-12-21 思緒的小跑步2022-12-18 我媽的邏輯2022-12-02 城市景觀大補帖2022-11-18 下車跑步2022-10-24 尤利西斯一下2022-10-05 後疫情出遊2022-01-29 穿行黑暗之附餐咖啡2022-01-23 穿行黑暗之出席一場告別追思會2021-11-30 穿行黑暗 2021-11-22 讀一本書2020-12-09 一日間的旅行2020-11-09 無人知曉被火焚燒的夜2020-09-25 一個。的聲音2020-08-03 廢墟小論(之二)2020-07-28 心中蔓生滋長的廢墟2020-07-26 埋在地下尚且看不見的意義之鏈結2020-07-25 想到太陽底下去2020-07-23 我的堆積擺放2020-07-18 單人乒乓2020-07-13 Re:2020-07-12 樓上人家今晚派對2020-07-10 串流場景2020-07-02 閱讀,以一種堅毅的視覺2020-06-28 花兒兀自開謝2020-06-26 從旅館床上小寐醒來的螢幕框框2020-06-23 半透明藍2020-06-20 跟舊情人說再見2020-06-13 空氣裡都已經是暑假的味道了2020-06-11 記一本我沒有寫出名字的詩集2020-05-17 東京愛情故事2020,第二集2020-05-12 東京愛情故事2020,第1集2020-03-17 與前筆友通信的紀念日2020-03-12 三個夢2020-03-09 在春風沉醉的夜晚觀察2020-03-05 事實上唯獨只有觀察者才是孤獨的雨夜觀察2020-02-28 視覺機器2020-02-27 夜間觀察2020-02-16 雨天速描2020-02-14 後人類之夢的結局2020-02-12 後人類夢境之42020-02-11 後人類夢境之32020-02-09 又一個後人類之夢2020-02-08 後人類夢境2020-01-09 我的自述2020-01-08 黎明的味道2020-01-06 心情是完全的歐式自助餐2020-01-04 聲音的武裝巡邏2019-01-20 趕出門看大象席地而坐未完成的視頻2019-01-19 後文字狀況2019-01-18 記憶的大廈 2019-01-17 糊里糊塗不知所謂越下越大的雨2019-01-16 名家推薦的位置2019-01-15 給攝影神話一顆星負評2019-01-11 低角度亂看的觀察2019-01-10 莎岡的破折號2019-01-09 高潮電影院2019-01-08 在自家附近拍照2019-01-07 星期天的FB紀事2019-01-06 急躁引擎2019-01-05 陽光照耀著句子2019-01-04 看電影22019-01-03 看電影2018-12-30 關於夢的造句練習2018-12-27 通訊狂歡2018-12-24 終究沒人知道他想要表達的意思2018-12-17 去日本:第9-10日2018-12-15 去日本:第8日2018-12-14 去日本:第7日2018-12-13 去日本:第5、6日2018-12-11 去日本:第4日2018-12-10 去日本:第3日2018-12-09 去日本:第2日2018-12-08 驚鴻一瞥隨即消失無踪的人2018-12-02 裝滿影像的黑盒子2018-11-30 《機緣樂章》=不光是「好看」的反故事2018-11-29 告白被打槍2018-11-27 Anonymous的詩論2018-11-26 《傭兵隊長》是一本在今天也一樣會被退稿的小說2018-11-23 29年後在MOD看重播的少女心2018-11-21 怔忡於浮雲2018-11-19 下雨了


Copyright © www.penpal.tw All Rights Reserved By Penpal筆友天地 以上內容皆由各著作權所有人所提供,請勿擅自引用或轉載,並僅遵著作權法等相關規定, 若有違相關法令請<關於我們->聯絡我們> 。我們將以最快速度通知各著作權所有人且將本文章下架,以維持本平台資訊之公正性及適法性。
載入中...
top↑